朝龙政发〔2022〕5号
关于印发朝阳市龙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朝阳市龙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经龙城区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十届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政府

2022520

    (此件公开发布)

 

朝阳市龙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全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1.5%。“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全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朝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结合龙城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便利化、科学化、智能化、融合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为龙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便利化条件进一步提高,群众健身组织网络全覆盖,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不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到47.5%,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全区每千人常驻人口中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提高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

充分利用可用于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锅炉房、厂房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求,优先建设贴近社区群众、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足球场等不少于3个,新建健身步道不少于20公里。提高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网络化、智慧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发改、区教育局、自然资源局龙城分局、区住建局、区民政局。〕

2.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

加强体育总会建设,鼓励乡镇(街道)文化站成立体育健身组织机构、单项体育协会。充分发挥体育总会的组织管理作用,培育建设单项、行业体育协会,重点加强基层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行政村(社区)多样化体育健身组织、健身活动站(点)建设,提高城乡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推动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开展运动项目进校园培训、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服务。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

3.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提升全民健身活动规模。每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广泛开展全区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广场舞秧歌、传统武术等健身活动。推动全区全民健身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多样化、科学化、制度化。

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和节假日、纪念日等时间,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全社会广泛参与、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型主题活动,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与交流。

〔责任主体: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责任部门:各镇街、区机关工委、区总工会。〕

4.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等工作常态化。及时发布全民健身科学行动指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健身适合度和安全性。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完善注册登记制度,扩大队伍规模,提升指导服务率和科学健身服务水平。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卫健。〕

(二)推动全民健身均衡发展

1.加强乡村全民健身供给

推动各镇、街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改善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在场地设施配备、健身组织发展、赛事活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升农村全民健身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依托乡村振兴工程,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扩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宣传健康运动生活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农业农村局。〕

2.提高全民健身覆盖率

依托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开展小型多样的职工健身活动。根据老年人健身需求特点,推进老年宜居宜练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发挥老年体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创新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推动全民健身的残健融合,建设“残障友好”型健身环境,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和康复机构,促进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妇女儿童体育健身活动。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总工会、区残联、区妇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体育项目服务供给

促进“三大球”社会化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一批小型多样、简易便民的“三大球”场地。推动“三大球”进校园等活动,适时举办中小学“三大球”赛事,夯实“三大球”发展基础。

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推进冰雪运动社会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系列活动,推动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满足群众冰雪健身需求,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业余冰雪赛事,积极举办冰雪赛事活动及普及发展。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直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总工会。〕

(三)合力推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具体措施落实

1.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

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体质健康干预计划。促进学生和青少年赛事融合,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体育赛事。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开展足球、篮球、排球、游泳、冰雪及传统体育等项目培训。开展“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规范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培养和发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完善体教融合协同工作机制,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社区、公园等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推动幼儿园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教育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体卫融合”,普及健康理念和常识

坚持大健康理念,促进全民健身与医疗服务融合,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健康、慢性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在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协同合作的健康服务模式,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运动处方。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强身健体观念,加强校内外体育活动,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的发生率,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教育局、区卫健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体育和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引导全民健身与旅游、体育康养、体育休闲融合,促进全民健身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打造体育、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带动体育消费。发挥我区林田、湖、草、山地、荒坡等自然资源优势,开展赛车、山地车、登山、定向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自然资源局龙城分局。〕

(四)提高智慧体育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

1.推动科技赋能全民健身服务

依托“数字龙城”建设,构建我区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社会组织、赛事活动、国民体质监测等管大数据纳入统一平台,促进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为制定政策、供给服务提供精准依据,推动全民健身的信息化、科学化、精准化服务效能。

2.推动“智能化+科学健身”服务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全民健身电子地图、线上健身咨询、线上运动项目培训、线上体育赛事等服务。以数字化升级打通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卫健、区工信局。〕

(五)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

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引领,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加强科学健身理念的宣传教育,开展全民健身公益讲座,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承和保护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推广传统体育文化。

通过全民健身节、运动会、体育展示等形式,组织开展高水平群众赛事活动,发挥品牌赛事、体育名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区委统战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户外营地、徒步骑行道、自驾车房车营地、垂钓、登山步道、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充分利用冰雪、森林、湖泊、河流、湿地、山地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健身休闲集聚区和产业带,推动高端健身休闲消费。

〔责任主体:各镇街。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制度保障措施,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融合发展,形成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二)拓宽投入渠道

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确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产业,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逐步完善以政府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和运营管理机制。

(三)完善政策措施

严格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布局和规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保障体育用地需求。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促进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发展。加强赛事活动监管,严格履行赛事活动申办和审批程序,完善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应急保障机制,提高赛事服务水平。

(四)强化安全保障

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确保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坚持防控为先和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合力做好赛事安全保障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解读单位:龙城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联系人:潘若峰

联系电话:72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