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区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宗旨,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全面部署各项防疫工作
按照“畜牧兽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情况,安排部署2023年全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召开由各区域所所长参加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会议,会上安排部署春防工作,按照市里春防时间做好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病、狂犬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同时做好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新城疫的全面免疫工作,继续落实 “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针对免疫工作提出了“切实开展好春防工作,确保实现真苗、真打、真有效,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工作目标。同时要求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为科学免疫和提高免疫质量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根据2023年防疫工作特点,为进一步规范动物疫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在春季集中免疫前下发培训材料,对各区域所、村防疫员、规模饲养场驻场兽医人员进行了春防免疫技术培训,确保在动物疫病免疫工作中,免疫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免疫程序、剂量、方法、个人防护等技术要领,同时为保证疫苗质量,对各区域所及村防疫员疫苗储备的冷链系统开展一次彻底检查。及时向各区域所下发免疫档案、免疫卡、牲畜耳标的同时,还配备了防护用品、消毒药、耳标钳子、疫苗冷藏箱等防疫器械、药品。
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成情况
(一)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继续实施“规模养殖动物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动物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的免疫政策。
口蹄疫:上半年免疫猪9.5886万头、免疫牛3.7923万头、羊9.9672万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鸡108.3712万只、鸭0.4439万只、鹅0.5715万只;布鲁氏菌病:羊7.1324万只;牛2.8481万头。
(二)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和流调
1、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规模场和散养户共14个,共300份血清样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11株和H5N1亚型Re-12株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4%和95%;H7N9 H7-Re2株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5%;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免疫300份,合格率达到了98%;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14个场户,共300份血清样品,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猪瘟免疫抗监测14个场户,共300份血清样品,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了93%;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5个场户,共150份血清样品,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3%。
2、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全区共对猪14个场(户);牛羊20个场(户)进行了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对鸡14个规模场(户)进行了鸡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对牛羊10个场(户),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对非洲猪瘟、猪水泡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也做了相应的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未见可疑病例出现。
四、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情况
(一)强化疫情风险,狠抓重点措施,坚决防范疫情发生。一是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举报疫情核查制度。公开了区监督所、疫控中心两部举报电话,疫情举报电话张贴在各个交通要道值班地点,发放到各养殖场(户),做到记录清晰;二是落实疫情值班制度,实行日报告制度,保持信息畅通;三是在全区范围内对生猪饲养场(户)、屠宰场(点)和动物无害化处理环节执行疫情日排查、日报告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村、到场、到户、到人,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户一畜,不留死角,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及时上报。年初以来累计排查生猪饲养场户14.35万户,排查生猪1350万头,排查屠宰场1个,排查屠宰生猪85688头。经过排查,我区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
(二)严格执行检疫出证程序,规范检疫工作。督促养殖场(户)和生猪屠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规定申报检疫,切实落实农业部“六条禁令”和屠宰检疫“五不得”。规模场需调出省的生猪,必须凭市级指定的实验室出具的《非洲猪瘟检测报告》,符合要求的,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处理。年初以来,共检疫动物A7057头只、4798张;动物B1000519头只、1926张;产品A2422171公斤、1061张;产品B5318109公斤、16510张。
五、布病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为落实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文件要求,坚持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重要指示精神,为做好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努力降低布病对人畜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控措施。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龙城区畜间布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布病防控和培训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具体实施措施。二是召开各区域所所长的布病防控工作会议,会上安排部署布病免疫、人感染病例的溯源、消毒灭源、检疫监管、宣传等工作。三是加大流调和监测力度。每月根据卫生部门通报人感染病例,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畜间布病防控人感染病例的追溯要求进行溯源。四是加强检疫监管。严格执行牛羊产地检疫规程要求,规范开展牛羊产地检疫工作。五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采取对牛、羊养殖乡镇、重点村屯入户和赶大集的形式进行宣传,采用发放布病防控物资、宣传单、宣传册、悬挂宣传挂图、条幅、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全区共下发张贴《布病传播途径、危害及防控措施》宣传挂图1万份、《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宣传小常识》明白纸1万份、《给牧民朋友一封信》14000份、布病防控知识小册子3000册、悬挂宣传条幅28条,发放长臂手套5000副、消毒药品5000瓶、举办牛羊养殖户培训班3次,培训人数350人。通过宣传提高了养殖者防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达到群防群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