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区空间格局 提升全域村镇体系
依据《朝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结合朝阳市龙城区国土空间战略研究,重构龙城区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全域镇村体系,优化城区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龙城发展新格局。
一、国土空间格局
尊重龙城区自然地理特征,全面落实东北全面振兴和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等国省重大战略,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多规合一”。
1. 三区三线
规划期内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43万亩;全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4.57平方千米;全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高于57.19平方千米。
2. 全域城镇体系
加快完善以龙城区中心城区为核心,副中心与重点镇为支撑,梯次分明、功能互补的“一主、一辅、两点”新型城镇发展体系,其中:
一主:即龙城区中心城区。是全区的行政、教育、文化、生活、生产、现代服务业中心;
一辅:即大平房镇。充分依托燕山湖风景区,建设以旅游、特色农业为主的旅游型城镇,打造国家级特色小镇。
两点:即召都巴镇、联合镇。以召都巴生猪生态养殖产业、联合镇食用菌产业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重点镇。
二、城区空间结构
根据城市空间导向和现状城市形态,确定主城区“一体两翼”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体:即高铁枢纽及周边城区。以高铁商务区为核心,建设中央活力区(CAZ) ,打造融入京津冀战略新引擎,辽冀蒙开放合作新门户,辽西北智慧共享新平台。向外延伸公共功能轴线,联系产业南北两区、双塔区和燕都组团,强化高铁商务区的副中心地位和辐射拉动作用。
北翼:即北部产业区。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轮胎与橡胶制品、电子信息、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物流产业向北区集聚,分组团集中。
南翼:即南部产业区,主要围绕鞍钢朝阳钢铁、燕山湖发电厂、黑猫炭黑等企业,引入上下游关联企业,辅之以工业制品物流,形成产业链集聚发展。推动南翼居住区建设,结合原西大营子镇区形成西大营子居住片区,结合原中涝村形成柳南居住片区。
完善城乡用地布局,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高品质居住空间,健全蓝绿网络和开敞空间,加强总体城市设计,推进城市更新,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严格城市四线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