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阳市龙城区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7-09 信息来源:龙城区财政局
浏览:

  ——2025年5月28日在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赵云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朝阳市龙城区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4年是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批准的预算,坚持“稳字当头、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1.全区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933万元,为年度调整任务87120万元的100.9%,同比增长10.6%,增加收入843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726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420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960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639万元,调入资金501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82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1万元,收入总计232316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5020万元,同比下降6.7%,减少支出11191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251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51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1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8453万元,支出总计232316万元。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2.区本级情况: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628万元,同比增长25.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74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639万元,调入资金501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82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1万元,收入总计208849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1553万元,同比下降4.9%,减少支出6786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251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51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1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8453万元,支出总计208849万元。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671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91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161万元,调入资金207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409万元,收入总计52273万元,全部为区本级收入。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09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3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015万元,支出总计52273万元,全部为区本级支出。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780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94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862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794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25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1692万元。

  加上上年结余,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能够满足支出需求。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本年我区未入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739万元,收入总计1753万元,全部为区本级收入。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8万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结转下年支出1545万元,支出总计1753万元,全部为区本级支出。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全区2024年政府债务系统限额29245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3242万元,专项债务199209万元。我区债务余额28918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0341万元,专项债务198840万元。

  二、2024年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2024年,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辽宁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政策举措,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龙城振兴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财政政策效能提升,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聚焦挖潜增收,狠抓收入征管。开展财政收入态势研判,强化财税联合会商机制,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强化重点行业分析,加大重点项目调度,加大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933万元,同比增长10.6%。二是聚焦资源统筹,提升使用效能。加快各类闲置国有资产出租及处置,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扩大财力可用规模,增强财政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能力。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7083万元、盘活处置国有资产收入6334万元。三是聚焦政策研究,积极向上争取。深入研究国家、省转移支付政策,积极跑部进省,争取中央和省政策支持最大化。全年向上争取到位资金指标合计139011.3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资金92536.8万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9409万元、增发国债资金15320万元、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390万元、增加国防军工科技专项资金843万元、系统垂直补助资金4512.5万元。

  (二)民生政策保障有力,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一是支持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拨付资金423万元,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拨付资金7285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拨付资金1959万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拨付资金345万元,落实国家基本药物补助制度;拨付资金2007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二是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拨付资金4900万元,支持龙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中教育联盟西校区及光明小学西校区项目建设;拨付资金2033万元,支持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支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672万元,稳步推进棚户区和“三供一业”改造;拨付资金204万元,支持党的政策宣讲培训、社区文化站建设,开展公益性群众文体活动;拨付资金175万元,保障“三馆”免费开放,支持博物馆文物保护性修复工作等。四是支持平安龙城建设。投入资金1799万元,支持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提升和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投入资金824万元,用于原化石公园外欠工程款、八里堡8、9号楼临时安置费、长江花园小区电费和加固工程、北山村污染补偿、海龙街道文明路回迁安置等,有效排除社会隐患,维护全区稳定大局。

  (三)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拨付资金90万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拨付资金656万元,贯彻落实“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积极兑现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产业基础再造,聚焦打造关键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集群。二是支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拨付资金3544万元,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鸟化石园区基础设施及清华园小区和柏慧燕都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建设;拨付资金1250万元,推进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支持人民康泰、矿联网、众邦、电力迁建等7个项目发展;拨付资金7737万元,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城市更新工程、园林绿化养护以及拆迁补偿等,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三是支持有效扩大内需。拨付资金411万元,发放消费券、支持外经贸和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内生动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拨付资金2398万元,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7个、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建设“五好两宜”和美乡村2个。拨付资金8036万元,落实惠民强农补贴政策,支持5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拨付资金1668万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农村公路19.5公里、维修路面16.9公里、新建桥梁3座、危桥改造3座、新修“一事一议”村内道路42公里。二是支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3234万元,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水污染防治、引导节能减排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拨付资金2017万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实施老虎山河、古山子河、东五家子河、西涝河重点山洪沟以及大平房灌区等项目治理和森林植被恢复。

  (五)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三保”“县级为主”责任,坚持“三保”支出预算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调度,充分发挥“三保保障专户”作用,牢牢兜实“三保”底线。全年,在库款调度异常艰难和收支矛盾特别突出的形势下,“三保”保障运行平稳,全区公教人员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基本民生支出特别是困难群体救助等涉及个人的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十三薪和年终绩效奖及时发放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基本运转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未发生“三保”支付风险。二是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要求,深入落实偿债责任,积极筹措可用财力,逐步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年偿还债务本息35672万元,全年未新增隐性债务,全区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全部化解,融资平台全部退出债务系统。三是严防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加强预算支出执行动态监控,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跟踪资金支付流程,严格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全年消化对外借款2487万元,实现了上级财政部门暂付款“只减不增”的总体要求。

  三、2024年预算管理和财政改革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部门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一)严格预算编制。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从严从紧编制年度预算,坚持有保有压、保障重点的原则,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人均定额公用经费压减3%、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非危不修”政策,坚决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优先保障“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努力保障事业发展各项支出。

  (二)强化预算执行。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和监管同步“一竿到底”,确保常态化资金直达机制精准高效,全年分配下达中央直达资金28349万元,分配进度100%。简化财政补贴惠农涉农资金发放程序,实现惠民惠农项目“一卡通”发放资金14799万元,惠及5万人次。

  (三)深化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推进预算项目申报与绩效目标同步填报、同步批复,全区预算单位整体绩效目标填报覆盖率达100%。

  (四)规范财政管理。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全年评审工程项目215个,审核金额18845万元,审减额4641万元,审减率24.63%。扎实推进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和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工作,营造公平、公正、公开交易氛围。加快推进非税收入电子缴库,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及成本核算,不断提升财政管理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国资国企管理。制定龙城区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进一步规范办公设备购置;大力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委托监管,11户一级国有企业与主管部门全部签订托管协议;积极推进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压降工作,国有融资平台从12户减少至8户,并全部退出融资平台管理系统,转型为国有企业。

  (六)强化财经纪律约束。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关切,认真做好省委第十五巡视组、市委第二巡察组和审计发现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和挤占挪用财政资金专项行动清查,督促全区40家一级预算单位及局内各相关责任股室,对照专项行动10个领域内2023年以来的省以上财政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对各镇街和区直预算单位 “三公”等行政经费使用情况和顺达公司2023年会计信息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发挥财政监督利剑作用,不断规范依法理财。

  (七)构建财政“三服务”格局。按照财政系统“进企业、进项目、进基层”活动要求,深入5家企业、走进3个基层、跟紧8个项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形成财政系统服务企业、财政部门服务预算单位、财政机关服务基层的“三服务”工作格局,助力三年行动攻坚之战。

  四、下一步工作

  2024年,我区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应对,如收入增长基础需进一步稳固,“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支出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财会监督体系和内控制度还需不断完善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重要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我区打好打赢决战之年决胜之战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原则,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健全联席会商机制,不断提高征管效能,努力稳固涵养税源,不断提高收入质量。

  二是着力放大政策效应。密切跟踪中央和省转移支付政策动向,坚决落实“两重”“两新”部署,推动现有政策加速生效、新政策加力推进,最大力度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转移支付支持。

  三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把中央和省统一标准的民生支出、区委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摆在支出安排的优先位置,稳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服务水平,做好乡村振兴、污染防治、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

  四是着力守住安全底线。始终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作为财政管理重中之重,加强财政运行监控,加大库款调度力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工作机制,统筹用好财政、金融、国有资源,逐步消化债务存量,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稳妥防范债务风险,确保债务不“爆雷”、资金不断链。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新时期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趋势,科学研判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政协意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城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朝阳市龙城区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

  附件1:2024年度龙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附件2:2024年度龙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分级表

  附件3:2024年度龙城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附件4:2024年度龙城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附件5:2024年度龙城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附件6:2024年度龙城区地方政府债务系统限额及余额表

  2024年决算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