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朝阳市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朝阳高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等一系列举措,以点带面激活全域创新动能,让科技型企业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朝阳高新区构建起梯度成长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全区已形成涵盖1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雏鹰”“瞪羚”企业的培育矩阵,64家规上科技企业更是扛起区域发展“大旗”,产值占全区总量的96.3%。一批像加华电子、光达化工这样的企业,凭借核心技术脱颖而出:加华电子不仅全力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其“深蓝探测”系统已成功推向市场;光达化工作为朝阳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持续领跑细分领域。这些企业既壮大了自身规模,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创新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朝阳高新区重点攻坚平台能级提升,目前已建成省级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20家省级创新平台,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占比达66.7%,加华电子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依托国家级创业创新孵化器等载体,全年开展成果对接会5次、技术经理人培训10次、企业上市辅导6次,成功推动4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创新资源在平台上高效流动。
产学研协同是破解“创新孤岛”的关键。朝阳高新区主动牵手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11家高校院所,组建31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其中6家入选省级典型联盟。通过“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等模式,不仅推动2个项目入围省级榜单、1个人才团队落地,还柔性引进40名专业人才,让高校的智力资源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精准对接,有效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
为让创新活力充分涌动,朝阳高新区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服务上,安排专人全程指导企业申报项目,已助力2个项目争取中央引导资金;金融上,联合多家银行深入3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为35户企业投放科技贷款1.8亿元;数字基建上,建成5G基站453个,完成61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成功申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为企业智能化升级铺路搭桥。
下一步,朝阳高新区将持续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进一步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以更优的环境、更实的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让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