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新闻发布会
区数据局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发布日期:2025-08-07 信息来源:V龙城
浏览:

  

  在8月7日召开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区数据局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近年来,我区紧密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坚持“数据+营商”双轮驱动,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布局数据要素产业赛道,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同时,持续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提质升级。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破局起步

  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正稳步推进。龙城数据要素产业园作为朝阳市承接辽宁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的核心载体,以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求为指导,聚焦“双枢纽、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即数据产权登记枢纽、数据要素交易枢纽及数据产业孵化基地,致力于打造区域性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全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及全国知名、东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数据要素配置枢纽节点和数据服务商集聚区。目前,我省首个数据产权登记平台已在朝阳市龙城数据要素产业园成功部署,并与国家数据产权登记平台实现对接互通。此外,基于数据金融产品授信的可信数据空间和产业园门户网站预计将于8月底建设完成。我省的数据产权登记审查标准和登记办事指南也由产业园运营团队编制完成。同时,产业园已与北京数据交易所、贵州大数据交易所、海南数超等多家国内知名数据交易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将全面引入其成熟的数据产品和数据要素服务生态体系,产业园“平台+制度+生态”的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产业园项目按辽宁数据要素确权与可信流通枢纽建设-朝阳示范区项目包装,申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批先行先试试点,材料已上报省数据局。

  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

  一是高效推进“一网协同”平台建设。将“一网协同”平台建设纳入全市统建体系,印发《加快推进机关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通过“政策解读+场景实训”双轮驱动,加速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新生态。目前,全区81家单位完成平台的安装和测试,力争年内实现非涉密业务100%线上流转,切实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为基层减负增效。

  二是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工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项181件,实时生成电子证照8类64条。开展政务外网巡检工作。对全区90个村、社区的政务外网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针对村、社区政务外网使用率极低的情况,精准关停89个村、社区政务外网,既降低运维成本,又保障政务网络高效运行。

  三是积极打造“龙小智”数字政务服务品牌。引入“DeepSeek+政务服务”本地部署模式,以“标准化指南+智能化系统”双支撑,推动政务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增强

  一是做好重点数据项目的谋划和推荐工作。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将数据要素产业园、加华电子的基于GMI磁传感器的多维数据智能感知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项目列入“十五五”数字辽宁谋划项目,为数字经济长远发展锚定方向。企业标杆效应凸显,加华电子基于GMI磁传感器的多维数据智能感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朝阳市唯一参展项目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充分展现了龙城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加华电子就面向复杂环境的声光磁融合和多源数据集平台项目成功通过省级评审,由省数据局上报申请2025年数字经济中央预算内资金(全省共推荐5个项目,其中沈阳4个,朝阳市1个),相关材料已报送至国家局,有望为龙城区数字经济发展争取到更多国家级支持。此外,加华电子的基于多模态传感的工业钢丝绳智能检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应用,被推荐申报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二是行业赋能与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围绕行业赋能方向,推荐浩源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驾驶标注及大模型数据分析案例成功申报数据标注优秀案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扎实开展人工智能企业培育,依据行业代码及核心产业分类目录,精准筛选矿联网和博艾格2家人工智能企业报送市局,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组织矿联网、中汇能源、加华电子备战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辽宁分赛,借赛事平台促企业交流创新,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三是项目储备与资金支持成果丰硕。博艾格、微电子等2家企业成功获得2024年辽宁省数字经济项目专项资金1828万元,这也是全市仅有的2家获此专项资金的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基于2024年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申报要求及核心产业分类,提前做好国、省政策资金支持申报项目储备工作,梳理出广达公司的数智安防联网报警平台建设、龙建大数据公司的朝阳龙建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8个数字经济领域项目,为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奠定了项目基础。此外,积极推荐微电子、博艾格、矿联网等三家公司纳入全市重点民营企业信息库,助力企业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增值服务持续扩容。联合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设立“民营企业之家”,通过商会轮值、企业座谈、办事体验等形式开展税法培训、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申报指导等系列活动,梳理汇编国家、省、市、区四级惠企政策102条,打造了“线上一码通查、线下一窗尽览”的服务体系。制发了《关于2025年加强为企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企服务17条举措。建立了“政务管家+项目管家”的双管家服务、企业会见书记区长预约、企业疑难问题会商办理、重点项目专班推进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和项目配备专属服务手册和政务管家。

  二是“综合窗口”改革不断深入。将31个部门37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办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数量从112个压减至36个,窗口压减率达68%。企业设立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平均耗时25个工作日,较规定时限缩短1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三是12345热线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建立“12345”热线“1+N”联动机制,通过建立民生实事台账,重点跟进督办,截至目前,12345诉求平台共受理诉求案件3332件,办结3159件,办结率94.8%,有效诉求满意率86.5%,其中督办解决民生实事92件,275件不满意案件经重新办理后获群众认可。构建“勘察—会商—督办—反馈”闭环体系,组织现场勘察30多余次,召开会商会议2次,联合属地单位破解道路破损、下水井堵塞等复杂问题,切实有效发挥了服务民生的作用。